中心概况

 

中心概况

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地下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,现有专、兼职教师22人,其中:省级教学名师1人;BIM中级培训师1人;三维CAE指导教师1人;造价工程师、监理工程师1人;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、高级系统分析师1人。中心有土木工程材料、工程检测等实体实验室11个、工程测量实训场1个,总面积共3300多平方米。由教师自主开发的地下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,具有信息发布、实验预约、数据收集分析、师生互动交流,成绩评定、导出等功能,学生可凭学号进行远程登录学习。

一、建设规划

中心依托2009年建立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——储运与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建设。整合学校优势资源,本着“虚实结合、相互补充、能实不虚”的总体原则,面向地下空间工程、采矿工程、土木建筑、油气储运、工程管理等专业,开设矿井爆破施工虚拟仿真等高危、易燃易爆的实验项目;地下石油储备库建设虚拟仿真等难以实现的实验项目;盾构法施工虚拟仿真等高成本实验项目;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虚拟仿真等高消耗、不可逆实验项目。面向省内外高校和矿山、建筑企业开放,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,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,实验校-校、校-企资源共享。

二、特色与创新
    1)与软件公司合作,充分发挥BIM的潜能。借助软件公司推广BIM技术,让学生在BIM辅助教学过程中就能领会这项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强大功能。
    2)通过互联网+,让虚拟和仿真无处不在。虚拟仿真平台建成后,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终端进入网络学习平台,进行预习、学习和复习。教师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并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和考评。
    3)将苍白的图纸变成现实,让学生亲历建实体利用典型建筑和建筑施工等图纸,学生根据图纸和看得到、摸得着的实体建筑,加上施工过程所拍的照片和视频,再用BIM技术重新虚拟建造,会有一种神奇的感觉,大大增强学习兴趣。
    4)校内、校外多方融合,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。将校内实验中心的硬件设备、行业最新的BIM软件系统和校外实训基地有机结合,构建多模式、多渠道,具有智能建筑特色的行业急需的人才培养体系,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。
三、机构设置

中心设主任一名(兼),主要负责中心建设的总体设计和规划;
    中心设副主任二名,主要负责指导、实施建设方案和中心的日常管理;

    中心下设三个教研室:项目设计教研室、BIM开发教研室、平台运行教研室。并分设三位室主任,室主任由校内外相关专业的专、兼职教师组成,根据职责和分工不同,带头实施具体工作。